深圳今年拟推进735个重点项目,计划投资超万亿元
来源:南方日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
版权申明: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
大地回春,
深圳各区重点项目陆续进入“建设状态”。
31个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项目
集中开工,
总投资达749亿元。
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突出“创新”属性
据此前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深圳市2019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今年全市重点项目共计735个,计划投资12413亿元,成为珠三角的“项目大户”和唯一一座重点项目计划投资超万亿元的城市。记者梳理发现,除传统城市基础设施、民生服务项目外,深圳依据城市自身发展特质,还增加“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类别。而在产业领域,与珠三角其他城市不同,深圳用词为“产业创新配套”,增加“创新”二字,“配套”则指向“生产性服务业”门类。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将重点建设项目指向生态,既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遵循,也体现了深圳作为“国家森林城市”以及打造“世界著名花城”的目标。与此同时,在深圳公布的重大项目中,“创新”也是一大亮点。深港青年梦工场二期、广东省南方量子科技协同创新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创新项目等集中开工,深圳正努力为创业就业提供发展空间。
交通设施建设年度投资
占计划总规模近一半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关联城市经济、社会民生的重要桥梁。《计划》中表明,今年深圳将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城市干线路网、综合立体停车场、综合管廊等工程建设,计划安排年度投资287.4亿元,占市本级政府投资计划总规模的47.1%。
改善民生,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目标。对于早起过梅林关前往城市中心区上班的市民来说,梅林关由于密集车流而导致的道路拥堵已是“家常便饭”。今年,在深圳市中部的民乐路市政化改造工程已经开工,项目向东跨梅观高速后由民治水库北侧经过,终点至五和大道,建成后将有效缓解民乐立交及梅林关口交通压力。
南起原梅林主线收费站南端,北至石清大道与清湖立交,梅观高速清湖南段市政化改造项目正式启动,未来它将成为深圳中轴线上另一条“深南大道”。“它是国内首条启动市政化改造的高速公路,采用城市快速路标准建设,设置双向八车道主路,双向六车道辅路,将为未来更多高速公路市政化改造提供借鉴,实现过境交通与城市交通、快速交通与慢速交通的分离。”该项目负责人说。
连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将修建跨海通道。在深圳前海,15米超大直径盾构,穿越1.2公里海域的复杂地形,妈湾跨海通道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记者了解到,南起月亮湾大道—妈湾大道交叉口,终于西乡大道,路线全长8.05公里的妈湾跨海通道(月亮湾大道—沿江高速)工程,是深圳市第一条大直径深埋跨海隧道,也是深圳西部重要疏港通道,建成后将推动前海实现客货分离。
在城市轨道交通基础项目中,地铁9号线西延线车站已全部封顶,预计建成通车后,从前海至红树湾南站乘车时间将缩短至16分钟,方便了前海居民的出行。近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调整(2017—2022)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发布,11条路线、13个项目纳入规划调整方案。未来,深圳中心区市民上班拥堵情形将得到缓解,还可以坐地铁去东莞、光明、溪涌等。
供应人才和保障性住房3.4万套
民生服务项目关系社会民生福祉。记者从《计划》中看到,今年深圳在该领域计划安排年度投资137.7亿元,占市本级政府投资计划总规模的22.6%。
开年之后,深圳在医疗健康领域动作频频。2月25日,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大会在深圳举行,62个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项目发布,其中深圳共参与18项,项目涉及医疗技术、人才培训、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疾病防控、急救等方面。值得注意的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在会上宣布,今年将与深圳市人民政府、香港中文大学合作共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为大湾区培养国际化医学人才。
● 粤港澳大湾区输入性热带病防控联盟
● 粤港澳智能化护理产学研合作平台
● 护理研究及知识转移联盟
● 粤港澳急诊与灾难医学联盟
● 粤港澳大湾区新发重大传染病应急防治医学研究中心
● 粤港澳大湾区慢病管理护理专科联盟
● 深港大健康科技产业合作备忘录
● 粤港科学中医(筋膜学)创新研究院
● 粤港澳大湾区骨关节疾病研究中心
● 粤港澳大湾区衰老研究院
● 合作共建“香港中文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院”和“香港中文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院”
● 卫生合作协议实施协议
● 深港生物技术创新与临床转化平台
● 骨科专科医生交流计划
● 医疗合作备忘录
● 眼视光人工智能诊疗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
● 平安好医生、深圳市家庭医生协会及香港联合医务合作项目
● 粤港澳大湾区妇幼口腔健康精准防治研究及转化平
《计划》中还透露,今年深圳将加快完善城市医疗资源均衡布局,重点推进市新华医院、市第二儿童医院、市口腔医院、大鹏医院、市医学临床技能模拟培训中心“1+13”等项目建设。
教育领域也有新动作。今年深圳将继续完善多层次教育发展体系,重点推进中山大学·深圳建设工程、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建设工程、深圳技术大学建设项目(一期)、南方科技大学校园建设工程(二期)、龙华中学及观澜中学改扩建工程等高校及普高项目建设。
在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记者从深圳市住建局获悉,今年深圳将加快推动住房新政落地实施,加大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筹集和供应力度,全年计划开工筹集8万套、供应3.4万套,棚户区改造开工4448套,基本建成1140套。此外,还将加快光明长圳公共住房项目等一批大型安居社区建设,推动符合条件的项目尽快开工。
突出“创新”“配套”功能
前不久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及,要“以深圳、东莞为核心在珠江东岸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在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扶持政策的推动下,深圳现已诞生了华为、中集、比亚迪、大疆创新、柔宇、优必选等一批本土制造业明星企业,“深圳制造”品牌影响力辐射全球。
《纲要》中,将深圳定位为“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据《计划》透露,今年深圳将加快推进自主创新载体、科技基础设施、大科学装置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园区配套设施等项目建设,重点推进光明科学城启动区土建工程、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平台临时封闭测试区、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市政设施、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等项目建设。该领域计划安排年度投资124.0亿元,占市本级政府投资计划总规模的20.3%。
2月11日,在光明科学城指挥部现场,返工的人们一大早便扎进了忙碌紧张的工作中。光明科学城启动区项目土地整备挂上“加速挡”,即将进入全面攻坚阶段。在今年的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其中一个重要布局就是建设世界一流的光明科学城。
目前,光明科学城配套区域建设正在快速推进。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光明云谷、光明小镇已经开工,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一期投入运营,科学城智慧公园、中山大学附属中小学、中山大学人才保障房等项目将加快建设。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战略节点的光明科学城,到2020年,将形成科学城建设基本框架体系;到2025年,将形成世界级科学城的核心功能;到2035年,将基本建成高度国际化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
今年6月底,深圳市民还将见证全球最大会展中心的竣工。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筑面积相当于6座“鸟巢”,单个展厅最大面积5万平方米,可以放下5台A380客机,建筑总用钢量相当于37座埃菲尔铁塔。该项目规划以会展为核心驱动和战略性节点,结合空港、轨道等区域性交通枢纽,发展会展商贸、创新研发、国际物流与空港经济紧密相关的功能业态和产业集群,引领空港新城新发展。项目整体建成后,将成为全球第一大会展中心,对于推动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一流城市具有重大意义。
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是重点
除传统的基建、产业和民生三大项外,深圳重点项目增加“生态文明”这一类别。今年,深圳计划在该领域安排年度投资60.9亿元,占市本级政府投资计划总规模的10.0%。
去年,收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深圳,森林覆盖率达到40.6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1%。深圳市民500米可达社区公园,2公里可达城市综合公园,5公里可达森林郊野公园。“在深圳生活,最吸引我的就是到处可以见到公园和绿地。”深圳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林大叶说。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是深圳今年继续推进的工作。《计划》中表示,将重点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特色主题公园及市属公园品质提升等工程建设。完善生态环境及气象监测监控系统,重点推进蓝天工程大气观测超级站、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监测监管系统、“平安海洋”深圳气象服务保障系统等项目建设。
此外,今年深圳将全力做好“水污染治理决战年”工作,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计划》中指出,深圳今年将重点推进茅洲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龙岗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坪山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沙湾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布吉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及横岭、观澜、龙华、布吉等水质净化厂提标改造项目建设。加快完善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及监控系统,重点推进下坪填埋场安全隐患治理应急抢险救灾工程、生活垃圾转运站综合监管平台等项目建设。
1月18日,龙岗河、观澜河流域消黑及河流水质保障工程正式开工,吹响了2019年水污染治理的号角。记者获悉,今年龙岗区将以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实现雨污分流管网和正本清源“两个全覆盖”为目标,计划实施项目200余项,投资约176亿元。目前已按流域确定施工单位,部分已进入施工阶段。
集中开建粤港澳大湾区重点项目
深圳为港青创业提供发展空间
重点项目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记者梳理今年深圳重大项目发现,除了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创新配套上发力外,深圳还着力建设一批粤港澳大湾区重点项目,为香港青年北上创业就业提供发展空间。
日前,前海合作区党工委书记、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田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前海将深入实施深港合作专项行动计划,加快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
2月13日,建滔总部大厦、微众银行大厦、深港青年梦工场二期、广东省南方量子科技协同创新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创新项目等31个粤港澳大湾区重点项目集中开工。记者了解到,2019年前海城市新中心建设项目共313个,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6亿元。目前,在前海城市新中心建设的10个项目中,深港青年梦工场二期建成后将扩展梦工场服务空间并提升功能,建设前海片区的“创新产业孵化核”,打造香港“优势产业集聚平台”,进一步深化深港合作,助力前海加快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重大平台建设。
而在河套地区的11个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项目中,位于福田保税区槟榔道3号的广田深港国际科技园,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由7栋13层高的甲级商务办公塔楼和1栋约9米通高的多功能厅组成。未来,它将引进深港及国际重大科研项目和创新型企业,共同创建面向全球的深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预计今年6月全面投入使用。
除了为深港创业青年提供发展空间,今年开建的一批项目,还将从多方面推进深港合作。比如,建滔总部大厦建成后成为建滔集团(香港上市公司,全球覆铜面板龙头企业)全球总部,承担国际贸易、供应链管理、金融中心、采购中心、研发中心等职能,将丰富前海产业结构。
更多精彩: